本報10月15日訊(記者 柳德新 通訊員 鐘永紅)記者昨天從省扶貧辦獲悉,我省正在構建扶貧信息網絡系統,年底將實現全國聯網。屆時,只需打開扶貧信息網絡系統,就可知道哪些人屬於貧困人口、因何致貧、需要如何幫扶、幫扶責任人是誰等信息,為政府和社會各界扶貧提供準確依據。
  我省建立精準扶貧機制,瞄準貧困人口,一戶一戶地扶,一個一個地幫,讓真正的貧困人口共享陽光雨露。按農民人均純收入2300元(2010年不變價)的新扶貧標準測算,我省貧困人口由2010年底的1006萬人,下降到2013年底的640萬人,3年有366萬人告別貧困。今年,預計全省還將減少100萬貧困人口。
  識別貧困人口和貧困村。我省先後識別出640萬貧困人口、8000個貧困村,並建檔立卡,即將實行信息化管理。以前“一把尺子量到底”的“大水漫灌”式扶貧,變成“精準滴灌”式扶貧:依據貧困對象檔案所載致貧原因等具體信息,採取針對性的持續幫扶措施。
  農村低保和扶貧開發兩項制度有效銜接。去年以來,我省根據“低保保生存、扶貧促發展”的要求,落實省委、省政府“加強分類指導,一鄉一策、一村一策,一家一戶一本臺賬、一個脫貧計劃、一套幫扶措施”的部署,避免扶持措施“脫靶”,對80萬貧困對象按年人均400元標準進行扶持,啟動到戶扶持項目20多萬個。
  改革產業扶貧方式。按照“資金跟著窮人走、窮人跟著能人走、窮人能人跟著產業走、產業跟著市場走”的思路,改普惠政策為差異化扶持政策,改“給錢給物”、打卡到戶為直接幫扶、委托幫扶和股份合作,鼓勵貧困地區農業企業、農民合作社、家庭農場與貧困農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。芷江侗族自治縣探索“扶貧對象+龍頭企業+銀行”模式,由縣扶貧辦牽線、和翔鴨業擔保,每個貧困戶從縣農行貸款5萬元作為股本,投資到和翔輝鴻養鴨合作社發展芷江鴨養殖。今年3月,94個貧困戶每戶分紅4000元。
  精準扶貧,斬斷“窮根”。到2013年底,我省貧困地區全面融入全省4小時經濟圈,所有具備條件的行政村基本實現通公路目標,貧困村實現通電率100%,絕大多數貧困村基礎設施得到巨大改善。51個國家和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(片區)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137元,近3年年均增長16.0%,高出全省平均增幅1.8個百分點。  (原標題:湖南3年366萬人告別貧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a60radqc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